S7-300调节型电源模块化结构、易于实现分布式的配置以及性价比高、电磁兼容性强、抗震动冲击性能好,使其在广泛的工业控制领域中,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。
S7-300调节型电源的产品特点:
循环周期短、处理速度高;
指令集功能强大,可用于复杂功能;
产品设计紧凑,可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;
模块化结构,设计更加灵活;
有不同性能档次的CPU模块可供选用;
功能模块和I/O模块可选择;
有可在露天恶劣条件下使用的模块类型。

S7-300调节型电源组态的顺序:
从左至右
第1槽选定为电源模块,也就是PS模块,模块是可选的,也就是说可以不选择标准的电源模块,可以采用其它的开关电源为后面的CPU及其它的模块进行供电。
第2槽为CPU模块。
第3槽为接口模块,简称为IM模块,IM模块在多机架的情况下需要用到,只有一个机架的时候可以不用,如果不用IM模块在硬件组态的时候需要把第3槽空出来。
第4槽开始往后是其它的一些信号模块,在第4槽组态了一个SM:DI模块,SM称为信号模块,DI表示开关量输入或者说是数字量的输入。
第5槽组态的是一个SM:DO模块,也就是开关量的输出模块。
第6槽组态的是一个SM:AI模块,AI表示模拟量的输入。
第7槽组态的是SM:AO模块,也就是模拟量的输出模块。
第8槽组态的是FM模块,也叫功能模块,S7-300常用的功能模块有高速计数模块、定位控制模块、闭环控制模块等。
第9槽也就是一槽组态的是一个CP模块,称为通信处理器模块,通信处理器模块典型的有点到点的通信模块、PROFIBUS-DP模块、工业以太网模块等。
从第4槽的DI模块开始到后面的这些模块的次序是可以颠倒的,但是一般养成的组态习惯是开关量在前、模拟量在后,输入模块在前、输出模块在后,然后是功能模块,才是通信模块,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组态。